【牢记嘱托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甘肃篇章】民乐:党建引领“微治理” 绘就幸福生活新图景
在民乐县金山社区,一张由5100多户居民织就的“治理网”正悄然改变着人们的生活。这里既有智慧平台精准捕捉风险隐患,也有“微心愿”墙架起爱心桥梁,更有时时处处可见的“红马甲”“蓝马甲”,用实际行动守护万家安宁。
最近,家住惠泽园的马大爷遇到了一件烦心事——他不慎遗失了自己的社保卡。幸运的是,在这个数字化时代,解决问题的方式也变得便捷高效。马大爷通过“甘快办”小程序迅速提交了社保卡补办的相关手续,社区工作人员完成了对马大爷申请的审核,并第一时间给予了回复。
“喂,马爷。”
“小杨吗? “
“你的社保卡给你办完了。”
“谢谢你啊。”
民乐县金山社区居民马世杰说:“现在我们社区好多事情,只要在手机上一反馈,社区工作人员就给我们办掉了,不用跑来跑去,服务态度好,效率也高。”
如今,在民乐县金山社区,数字化服务已深入居民生活,社区内17项事务均可便捷地通过线上平台完成,在大大节省了居民时间和精力的同时,也让社区工作人员有了更多的时间深入到居民的日常生活中,尤其是对于那些需要特别关照的老年群体。近期,网格员在“敲门看灯”行动中,细心地发现了几位老人因身体状况不佳且子女都外出工作而感到的孤独与不便。对此,社区立即采取了行动,组织专干上门探望,不仅询问老人的生活状况,还与他们亲切交谈,用温暖的话语驱散他们心中的寂寞,确保每位老人都能感受到社区的关怀与温暖。
民乐县金山社区居民穆秀英说:“(前段时间)电磁炉不通电了,再就是厨房漏水,味道不好闻,(网格员)一打电话就来,没有打电话不接的情况,及时就来了,这就很好,我们很满意。”
在民乐县金山社区的9个小区楼院里,5151户居民的日常需求被细心呵护,无论是穆秀英老人遇到的电磁炉故障还是厨房漏水等小困扰,都能得到社区的迅速响应与妥善处理。然而,社区工作的挑战远非仅限于这些日常琐事。面对复杂多变的社区环境,从婚姻家庭矛盾、邻里纠纷到物业管理难题,每一项都是对社区工作人员专业能力和耐心的严峻考验,更是对其责任心与协调能力的深度要求。但正是基于对居民需求的深切理解和对工作的无比敬业,社区团队在面对各类复杂问题时,总能迅速集结力量,积极行动,寻找并实施最为妥善的解决方案。
民乐县金山社区居民李发军说:“我们家的房屋开裂的问题,向社区反映后,他们很快就派人来查看,今天这个事彻底解决了,他们的工作效率挺高,我们也就安心多了。”
民乐县金山社区书记助理朱文英说:“社区工作千头万绪,我们就像社区‘绣娘’,只有用心用情才能理好社区治理的千条线。‘敲门看灯’‘相约星期五’、日常走访活动,每一个环节都不能马虎大意,只有勤走访,才能把社区居民的详细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增进我们与居民的情感联系,更好地帮我们把这个大家庭管好。”
驿都世纪新城小区曾一度面临卫生状况欠佳的难题,但得益于社区近年来持续不懈的努力与投入,该小区经历了一场蜕变。社区不仅着手完善了小区的各类设施,更在环境综合治理上下足了功夫,成效显著。如今,小区面貌焕然一新,赢得了广大居民的由衷赞誉与高度认可。
民乐县金山社区居民王晓玲说:“我们社区的网格员非常负责,他们经常来打扫卫生、清理楼道,把社区环境维护得特别干净整洁,我们住在这里感觉特别舒心。”
民乐县金山社区党委副书记樊玉玲说:“金山社区始终秉承‘以人为本、便民利民、共创和谐’的服务理念,围绕‘一核一网N服务’工作思路,深化‘20’字城市基层治理机制,立足社区实际,推广运用‘四级七天’调解法,以‘敲门看灯’行动,抓实‘一老一少’及重点人员的管控服务,一直致力于通过‘微治理’来托起‘大民生’。无论是智慧平台的运用,还是‘微心愿’的认领,都是我们为居民提供更好服务的尝试。今后,我们将继续深化党建引领,加强社区治理,提供更优服务,让居民在小区里生活得更加幸福、安心。”
在民乐县金山社区,党建引领的“微治理”正绽放光彩,智慧服务与温情关怀交织成居民幸福生活的底色。从便捷的智慧平台到贴心的“敲门看灯”,每一项举措都彰显了社区对居民需求的深切关注与高效回应,让13107名居民在“小事不出楼栋、大事不出社区”的治理新格局中,感受实实在在的幸福感。从智慧平台到暖心驿站,从“陌邻”到“睦邻”,金山社区用“微治理”托起“大民生”,在民乐大地奏响了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动人乐章。